【中華冰柜網】在中國興起不過數年的電商平臺,卻在短短的時間內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。自2009年以來,“雙十一”網購狂歡的巨大成效和影響力,使電商已然成為了未來組合島柜的主流走勢,其涵蓋范圍之廣、潛力之大,難以估量。
然而,建材冷凍展示柜行業與其它行業最大的不同之處,即在于產品的特性上。就冰柜而言,做為冷凍展示柜耐消耗品,往往是成套購買、價格不菲,而且其大多使用期限都在數年甚至十年以上,這諸多特性導致冰柜行業在電商的探索實踐中一路坎坷。就目前的冰柜行業形勢而言,電商雖為冰柜行業組合島柜走勢,但要真正形成大勢,其所需改進和突破的瓶頸仍舊不少。
優勢變劣勢,物流成阻礙
眾所周知,網購的一大優勢便是打破了空間和距離的限制,讓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享受購物的樂趣。但原本的便捷優勢,卻讓冰柜行業的電商渠道面臨尷尬。冰柜是需成套購買安裝的冷凍展示柜產品,這就導致它無論體積還是重量,都對物流有更高的要求。
即使避開“雙十一”等網購節的高峰期,冰柜產品的物流依然問題嚴重。冰柜的重量和體積不允許它可以和其它商品一樣批量的運輸,這導致即使在物流淡季,也往往需要比尋??爝f多出一倍的時間才能到貨。物流過程中磕碰擠壓,都可能會造成冰柜劃痕、磨損。拿到冰柜后,邊角有些破損,商家推說是物流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磨損。由于路途遙遠,寄送不便,多半消費者也只能啞巴吃黃連了。
快遞變慢遞,因為到貨時間太晚而耽誤整體冷凍展示柜裝修的案例比比皆是。不僅在時間上,作為大件的運輸物品,冰柜網購往往還有伴隨著不少的運輸費用,而這筆費用也往往是由消費者承擔,造成消費者真正購買價格的上漲。
服務拖后腿,權益需保障
若說網購平臺的缺陷,服務無疑是它最大的短板。網購冰柜產品,往往商家和消費者遙隔幾百上千里,屬于一旦付款,就“三不管”的銷售模式。而當這些惡性事件發生,距離又成了商家最大的保護傘。想要維權,如此遙遠的距離,消費者根本無從著手;若是退貨,究竟誰來負責,商家也常常打起太極,相互推脫。